近日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激烈交锋,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席卷全国,尤其是东北、西北地区,气温更是跌至冰点。中央气象台已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中国气象局也已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冰冻、寒潮)的四级应急响应。面对如此寒冷天气,人们出行纷纷提高车内温度,同时将爱车封闭严实,营造出温暖舒适的驾驶环境。
可人们在享受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车内空气污染这一“隐形杀手”。在相对封闭的车内环境中,车内的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饰材料散发出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易扩散。同时汽车空调的使用频率增多,车内的VOC的含量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增高。而车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气体可以给驾乘人员带来健康风险。按污染程度不同,轻则可以导致驾乘人员头晕、乏力、咳嗽等症状,重则会引发驾乘人员的支气管炎、鼻炎、肺炎等,甚至是癌症。
对此,环保部此前发布过《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该指南指出了车内空气质量的行业技术标准,但这只具有行业推荐性,并不具强制性。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含有有害物质的车用材料进行生产,而车内“有毒”气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则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之前就屡有媒体报道部分车型甲醛含量超标,导致车主健康受损的事件。
(车内空气有机物浓度要求表)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节能、环保”的生态车型选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2015年发布了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C-ECAP)。其中,针对车内空气质量,C-ECAP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为0分基准,在限值要求的基础上加严90%为满分基准,力求推动企业增强社会责任、绿色制造、促进汽车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从而让消费者能放心消费、绿色消费,使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权益受到保护。
至今为止,C-ECAP已完成7个批次,26款车型的生态评价,为消费者健康购车、绿色消费提供了参考。在未来,C-ECAP将继续坚定不移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国汽车行业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汽车行业绿色生态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车主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ezutt.com/hangye/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