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根据工信部《工信部2018年第41号文(第311批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显示,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车辆生产资质。获得一证难求“双资质”的奇瑞新能源,证明了其现阶段在研发、制造、供应链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已经通过工信部审核,日后奇瑞新能源将可以独立进行生产销售,扩大自身产业布局与产品阵容,进一步扩大对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奇货可居 为何一证难求
据了解,按照由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在2015年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规定,企业如果想获得纯电动汽车“双资质”,首先得获得发改委对该项目的审批核准,在发改委审批之后,企业获得新能源相关生产资质。随后还要通过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考核获得销售资质,才能最终完成相关审批资质。
双资质可以简单理解为,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准生证”。如果企业要想顺利获得,必须拥有相应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规模、销售业绩,才可能通过双资质审批,可以说获得双资质实在难能可贵。
厚积薄发 技术开发未来
早在2000年奇瑞便开始着手于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之后,奇瑞新能源于2010年正式成立。前后将近20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拓展、研发、沉淀,令其在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仅新能源技术专利便拥有超过600余项。显著的技术优势,便是奇瑞新能源可以快速获得发改委批准的根本。也正是因此,奇瑞新能源打造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纯电动车型,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的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依托技术 建设现代化生产工厂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获得发改委批准的企业,要在2年内动工建厂、3年内销售,这也是获得工信部批复的重点审查标准之一。作为最早从事纯电动汽车研究开发的企业,奇瑞新能源旗下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与之匹配的则是奇瑞新能源重点打造的“智慧工厂”项目。
2016年11月,奇瑞新能源获得发改委批准,正式启动“年产6万辆铝车身骨架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仅历经一年多的时间,便完成整体建设,工厂占地面积67304㎡,正式投产后将满足年产6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能力,工厂更具现代化智能科技生产能力,工厂基础建设、设备等运用了更多的创新技术,使得车辆品质、质量得到更全面提升和保障。
与以往传统工厂不同的是,奇瑞新能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整个项目打通MES和设备层的信息壁垒,实现生产计划管理、过程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障和能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加透明、高效、便捷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监测每一台车的实时信息,提高优化整体生产流程。
与此同时,智慧工厂广泛应用AGV SPS技术,实现智能物流配送,自动化配送率达70%,可以有效降低人员压力,缩短工厂内部物流成本。可以说奇瑞新能源打造的智慧工厂,具有较高的信息通管理能力,以及较高的自动化设备辅助加速生产。
在制造技术方面,为保证产品制造需求与生产销量,全新智慧工厂通过诸多黑科技。例如,奇瑞小蚂蚁eQ1车型采用业界领先的铝质车身构架,车身铝镁合金应用比例达到了93%,保证了车身结构轻量化与安全行。不过,这种车身结构对工艺之外与焊接工艺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为此,芜湖工厂应用大量自动化设备完成焊接作业,并且采用包括MIG焊、激光焊等工艺,提高整体焊接工艺。
自主完善供应链 实现自给自足
奇瑞新能源在整体产业布局方面,具有独到的战略目光。新能源车型价格受供应链体系影响较大,而奇瑞新能源先后成立了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与奇瑞安川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实现了动力电池与驱动模块的自给自足。
回到产品层面,奇瑞新能源旗下目前包括奇瑞小蚂蚁eQ1、艾瑞泽5e、瑞虎3xe三款主力车型。奇瑞新能源旗下车型均已进入400公里范围,绝对是2018年最具竞争力的车型矩阵,并且在性价比方面具有足够的优势。也正是因此,进入2018年之后,1-8月的累计量销已经达到34,503辆。
众所周知,现阶段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奇瑞新能源却能在逆势环境下,快速推出多款具有竞争势力的车型,并通过续航与能量密度优势,获得高补贴标准,足以证明奇瑞新能源在技术积累与宏观战略层面的先天优势。
总结:
经过20年的技术积累,奇瑞新能源通过整车研发技术、整车生产能力以及市场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发改委与工信部双资质。如今,奇瑞新能源在逐渐增加市场影响力与认可度,本着始终不忘初心的态度,秉承“净世界,yoo未来”的品牌愿景,奇瑞新能源也在着力完善城市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车主头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ezutt.com/hangye/8916.html